崂山全域旅游服务热线 0532-96616
首页 > 崂山游记 > 华严游览区攻略

华严游览区攻略

交通信息:从仰口客服中心乘景区观光车到达华严游览区

华严游览区南连太清,北接仰口游览区,东临黄海。景区内有“华藏世界”、佛教名刹华严寺和那罗延窟等著名景点。

从观光车下来,首先会看到一块巨石,叫砥柱石”。石上“山海奇观”四个大字为行楷,阴刻,字高近3米,是崂山字径最大的一处古代刻石,为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时任山东巡抚的蒙古族官员惠龄题写。书法苍劲有力,浑厚凝重。

巨石的南侧刻有惠龄到崂山游览砥柱石的题记:“余夙闻崂山之胜,兹阅兵海上,裹粮往登,将至华严庵,见路旁一巨石,延袤七丈余,高五丈余,询之土人,称为‘砥柱石’ ……”这大概就是“砥柱石”的最早文字依据。

法显广场-法显雕像

顺着斜坡上山,在检票口之前,会看到一尊雕像,十分气派,这就是著名的法显雕像。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八月,法显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循海路回国,遇飓风,随风漂泊,于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初秋,在崂山登陆,受到崂山地方长官——长广郡太守的迎接,在此译经传教一年,并将西行取经的经历和沿途见闻,写成了《佛国记》,介绍了沿途各国的宗教、风俗、地理等情况,保存了许多中亚细亚以及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的重要史料。

法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西域向天竺,然后由海路归国的取经者。同时,他还是直接将梵文等外文佛教经典译为中文的创始人,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宗人。

华藏世界门

要进入佛家的大千世界,必须通过“华藏世界门”。这座气度不凡的山门上雕刻着佛、菩萨、飞天和金刚力士等雕像,神圣壮观。

山门上方有三朵锻铜铸做巨大莲花,花瓣展向八方,毎朵莲花的花瓣上,都刻有一尊不同的佛手工艺造像,代表了佛门的一个思想“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山门中部为十大菩萨,因为华严宗非常崇尚“十”这个数字,用“十”表示“圆满”的意思。山门下方居中的是佛祖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左、右分别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

山门拱顶刻有祥云、瑞草装饰的大莲花升腾的景象,门洞的两边分立着哼、哈二将。二者做了佛教的守护神后,被赋予了佛教门神的外表,除了鼓鼻、张口的特征外,其它一如寺院正统守护神密迹金刚的样子,上半身裸露,手持金刚杵,露牙睁目,凶猛可畏。世俗称之为“哼、哈二将”,佛教徒称之为“密迹金刚”。

普贤像

过了世界门,就进入了“华藏世界”,走的是莲花路。莲花路是崂山华严寺“华藏世界”重要组成部分。路两边劲松摇翠,竹林泛青。漫步竹林中的莲花路,仿佛置身清幽的佛境,让人有超凡脱俗的感觉。

普贤像为普贤骑象的石头雕塑。普贤的形象一般着菩萨装,骑六牙白象。六牙白象是菩萨形象的重要标志,是菩萨的化身。

放生池和塔院

走出翠竹掩映的林间小路,就来到了塔院。塔院的前面是佛教庙殿常见的“放生池”,体现了佛教五大戒律中不杀生的戒律,有很多佛教信徒经常来这里放生。在放生池的后面是华严寺的塔院,里面有该寺第一任方丈慈沾大师和第二任方丈善和大师的圆寂塔。据说慈沾塔当时曾有四棵苍松紧绕塔身,虬曲多姿,被称为“松抱塔”。慈沾塔的顶部还有一株松树,已有300年的树龄。

缘石

从塔院再向前一分钟的路程,会看到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缘”字,仔细看,石头上镶嵌着一块儿崂山玉,相传,只要闭着眼向前走,能摸到这块儿玉石,便能实现自己的一个心愿。

华严寺 

走出塔院,拾级而上,就到了“华藏世界”的中心区——华严寺。

华严寺原名“华严庵”、“华严禅院”。华严庵由清初顺治九年(1652年)即墨乡绅黄坦出资修建,是崂山规模较大的佛教庙宇,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有房屋120余间,是四进式的院落。1931年,沈鸿烈为华严庵赠匾,将其改名为“华严寺”,并沿用至今。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侵占青岛,流亡的国民党青岛市政府就设在这里。后经多次修缮。现在的华严寺是1999年重新修葺的,为重檐斗拱歇山式的木制建筑。整个大殿华丽高贵,体现了佛教的风格,也体现了“莲花藏世界”的特征,即华严大千世界。

进入华严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迎面照壁上的大肚弥勒佛。提到弥勒佛,人们都会说“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弥勒佛将要继承释迦佛位作为新佛降临于世,似乎也给下层被压迫的僧侣和百姓带来了福音。

三圣殿 

三圣殿也称“大雄宝殿”,为三进院,是华严寺的主殿。殿内供奉的三位神像为“华严三圣”。中间为释迦牟尼,即我们所说的“大日如来”,原名为乔达摩·悉达多。左、右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殿内三尊菩萨塑像是从浙江天台山请来的,用料是香樟木。进殿后,清香扑鼻。佛像的制作工艺复杂,表面镶纯金,这样就保证了佛像的防腐、防潮、绝缘,即“金身不坏”。大殿内的每座佛像高六米,加上底座高达八米,使整个大殿显得金碧辉煌。

从华严寺出来,继续向山上走,会见到华严寺西面有一块巨石,石上有一孔,其深难测,用手拍击巨石,还会发出一种空洞的“嘭嘭”声,石上篆刻“云穴”二字,人们称它为“鱼鼓石”。

鱼鼓石对面山峰还有传说中仙女下凡洗浴的“天波池” 等景点。

继续向前,大约30分钟的山路,便会到达“那罗延窟。”

《华严经》中记载:“震旦国有一住处,名那罗延窟,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那罗延窟位于那罗延山的北坡,是一处天然的花岗岩石洞,四面石壁光滑如削,地面平整如刮。石壁上方凸出一方薄石,形状极似佛龛。洞顶部有一浑圆而光滑的洞孔直通天空,白天阳光透入洞内,洞中十分明亮。

据说这个洞原来没有孔,那罗延佛在成佛前带着徒弟在此洞修炼,当他修炼成佛后,凭着巨大的法力将洞顶冲开一个圆孔升天而去,才留下这么个通天的圆洞。在梵语中,“那罗延”是“金刚坚牢”的意思。由于此窟由花岗构成,与梵文的那罗延名实相符,因此僧侣们称此窟为“世界第二大窟”。

据《憨山大师年谱疏》记载,憨山在五台山修行时,从《华严经》上看到有

关那罗延窟的记载,遂不远千里来到崂山,在那罗延窟坐禅修行两年余,原来想在窟旁建寺,后因地域限制,不宜扩展,更觉得建筑材料运输、施工等多方面都有困难,才易地太清宫处建海印寺,引起一场长达16年的僧道之争。因此窟结构独特,并载入宗教典籍,所以被誉为崂山名景之一——“那罗延窟”。

热门景区推荐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 中国天然氧吧 全国文明单位

主管单位: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Copyright(C)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55016号-2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

邮编:266061

订阅号 服务号 微博
服务热线:0532-96616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