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横门人挽田横歌 【汉】 田横门人 薤露歌 薤上露,何易日希。露日希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蒿里歌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踌躇。 【作者简介】 薤露、蒿里原为东夷族之民歌,田横自杀后,门人伤之,为作悲歌。言人命奄如薤上之露,易日希灭也,亦谓人死归于蒿里。至汉武帝时,李延年分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谓之挽歌。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唐】 李白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作者简介】 李白,唐代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为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有《李太白全集》传世。《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一诗,镌刻于崂山梯子石五百级处之巨石上,刻石之诗与《李太白全集》所载相同。《全唐诗》中,“亲见安期公”为“亲见安其生”;“飞步登云车”为“飞步升云车”。 入觐回劳山 【五代】 刘若拙 东来海上访道玄,幸遇一见有仙缘。宋朝天子丹书诏,奉命敕修道宫院。 海角天涯名最胜,秦皇汉武屡敕封。古来游仙知多少,元君老子初相逢。 【作者简介】 刘若拙,五代时人,后唐同光二年(公元924年),自四川来崂山,曾被宋太祖敕封为“华盖真人”。在《宋史·甄栖真传》中,有甄栖真“初访道于牢山(即今之崂山)华盖先生”的记载。今即墨县东关小学院内(高真宫旧址)有刘若拙墓,现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本诗录自《太清宫志》。 鳆 鱼 【金】 刘迎 君不见二牢山下狮子峰,海波万里家鱼龙。金鸡一唱火轮出,晓色下瞰扶桑宫。槲林叶老霜风急,雪浪如山半空立。贝阙轩腾水伯居,琼瑰喷薄鲛人泣。长白柄光芒寒,一苇去横烟雾间。峰峦百叠破螺早,宫室四面开蚝山。碎身粉骨成何事?口腹之珍乃吾祟。郡曹受赏虽一言,国史收痂岂非罪?筠篮一一千里来,百金一笑收羹材。色新欲透玛瑙碗,味胜可0葡萄醅。饮客醉颊浮春红,金盘旋觉放著空。齿牙寒光漱明月,胸臆秀气喷长虹。平生浪说江瑶柱,大嚼从今不论数。我老安能汗漫游?买舟欲访渔郎去。 【作者简介】 刘迎,字无党,东莱(今山东省莱州市)人,金代大定十四年(1174年)进士。本诗录自清代王士郲选编之《古诗笺注》。 华楼崮 【金】 朱仲明 群峰鸆H簇华楼,天老人间境界幽。辟谷仙翁发长啸,一声铁笛洞外秋。 【作者简介】 朱仲明,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举人,曾任即墨县教谕。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白龙洞摩崖刻诗(选录) 【元】 邱处机 卓荦鳌山出海隅,霏微灵秀满天衢。群峰削蜡几千仞,乱石穿空一万株。浮烟积翠远山城,叠嶂层峦簇画屏。造物建标东枕海,云舒霞卷日冥冥。重岗复岭势崔嵬,照眼云山翠作堆。路转山腰三百曲,行人一步一徘徊。洞有嘉名号白龙,不知何代隐仙踪。至今万古人更变,犹自嵌岩对万松。 【作者简介】邱处机,亦作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栖霞(今山东省栖霞县)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创龙门派。丘处机曾数次来崂山云游访道,留下了41首咏唱崂山的诗词。金代泰和戊辰年(1208年)丘处机自今莱阳望城镇来崂山,曾在崂山白龙洞额上,留有刻诗20首,摩崖巨幅,非常壮观,因系丘氏手书,故较具文物价值,这里仅选录其中4首。丘处机在崂山留下的刻诗,皆收入其《餯溪集》中,但在诗的排列次序和个别文字上亦略有出入。 太清宫三皇殿后山刻诗(选录) 【元】 邱处机 烟岚初到上清宫,晓色依稀路径通。才到下方人未食,坐观山海一鸿。云海茫茫不见涯,潮头只见浪翻花。高峰万叠连云秀,一簇围屏是道家。 【作者简介】 见邱处机《白龙洞摩崖刻诗》。据《太清宫志》载,金明昌六年(1195年)邱处机由宁海之昆嵛山首次到崂山太清宫,留诗21首,其中10首镌于三皇殿后之巨石上,此系其中2首。 上清宫混元石刻诗(选录) 【元】 邱处机 五岳曾经四岳游,群山未必可相俦。只因海角天涯背,不得高名贯九州。陕右名高华岳稀,江南尤物九华奇。鳌山下枕东洋海,秀出山东人不知。 【作者简介】 见邱处机《白龙洞摩崖刻诗》。邱处机于元大安己巳年(1209年)由胶西来崂山时,曾在上清宫玉皇殿西墙外之混元石上,留下了刻诗10首,此系其中2首。 咏劳顶 【元】 赵孟兆页 山海相依水连天,万里银波云如烟。挥毫绘成天然画,笔到穷处难寻源。 【作者简介】 赵孟兆页,字子昂,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元代诗人、书画家。本诗录自《青岛旅游诗选注》。 王乔崮 【元】 王思诚 仙子吹笙何处游,碧天明月几千秋。谁知万叠劳峰顶,犹有遗迹在上头。 【作者简介】 王思诚,字致道,嵫阳人。进士,曾任礼部尚书、国子监祭酒。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王思诚承命以农事来山东,曾游过崂山,并将华楼品为十四景。本诗录自《崂山艺文志》。 凌烟崮 【元】 王思诚 巨壁千仞上凌烟,石椁深藏羽化仙。自是开山第一祖,悠悠此去几千年。 【作者简介】 见王思诚《王乔崮》。本诗录自《崂山艺文志》。 清风岭 【元】 董守中 肩舆仿佛驾仙禽,紫绶飘飘涧色深。行到千峰最高处,凉飙如雨洒衣襟。 【作者简介】 董守中,字君庸,元代莘县(今山东省莘县)人。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任即墨县知县,兴利除害,信赏必罚。本诗录自《崂山艺文志》。 云岩子自题 【元】 刘志坚 三十二上抛家计,纵横自在无拘系。来到劳山下死功,十年得个真力气。 【作者简介】 刘志坚,号云岩子,博州(今山东省聊城市)人。32岁时弃家入道,居崂山。死后,大学士、光禄大夫赵世延为其撰写了碑文,本诗录自此碑文。 望大劳山 【元】 戴良稍 入东胶界,即见大劳山。峰攒侔剑戟,嶂叠类云烟。棱棱插巨海,渺渺漾中川。波涛共突兀,天日相澄鲜;只若栖岛屿,观宇连树阡。既馆茹茅士,亦巢遁世贤。客行积昏旦,水宿倦舟船。兹焉思独住,结茅徵征言。柁师不我从,太息归中原。 【作者简介】 戴良,字叔能,浦江(今浙江省浦江县)人。元末,挈家浮海至胶州。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黄石宫 【明】 杨泽山 巅一醉醒,百虑真亡绝。虚白映松窗,危峰吐残月。 【作者简介】 杨泽,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代成化四年(1468年)岁贡生,曾任武邑知县。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劳 山 【明】 蓝章 遥看山色层层碧,渐觉溪流汩汩深。匹马迳寻萧寺树,老僧应识野人心。行云何意遮奇石,啼鸟多情和苦吟。不是将身许明代,便从逄子老山岑。 【作者简介】 蓝章,字文绣,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代成化二十年(1484年)进士。本诗录自《青岛旅游诗选注》。 劳 山 【明】 陈沂 蓬莱之山乱插天,大劳小劳青可怜。清秋播荡入沧海,落日缥缈生晴烟。眼前此景出人世,便可羽化凌飞仙。挹取南溟酌北斗,枕石大醉云峰巅。 【作者简介】 陈沂,字宗鲁,后改鲁南,号石亭,又号小坡,浙江鄞县人,徙家居南京,正德十三年(1518年)进士。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巨 峰 【明】 陈沂 鳌山驾海入青云,远见浑合近复分。重峦高下极杳霭,翠岫山入排氤氲。千奇万怪倏变态,陟历惊魂望仍爱。遥指天际悬孤峰,峰头更有僧庵在。奔涛怒石声潺潺,绝顶止可猿猱攀。双屋劈处一微径,一窍直上烟霄间。壁断梯折路亦绝,五石飞梁临不测。西北峰重返照阴,东南海映长空色。仙人见说多楼居,无奈缥缈乘清虚。此地安期且未至,与子跨鹤今何如? 【作者简介】 见陈沂《劳山》。本诗录自《游崂指南》。 登华楼 【明】 蓝田 前山后山红叶多,东涧西涧白云过。红叶白云迷远近,云叶缺处山嵯峨。闲抛书卷踏秋芳,扶藜偶入山人房。柴门月上客初到,瓦瓮酒熟兼松香。玉皇洞口晓花暗,金液泉头秋草遍。药炉丹井尚依稀,白雪黄牙今不见。长春高举烟霞外,使君远出风尘界。当时人已号飞仙,只今惟有残碑在。人生适意且樽酒,莫放朱颜空老丑。神仙千古真浪传,丹砂一粒原非有。乃知造物本无物,薄命不逢随意足。云满青山风满松,何必洞天三十六。 【作者简介】 蓝田,字玉甫,号北泉,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太平宫 【明】 蓝田 蜃气几层楼阁,潮声一片宫商。羲驭早离 谷,野人高卧石桥。潮长沙头鸥起,风来林外渔歌。隔浦淮山几点,玻璃盘拥青螺。 【作者简介】 见蓝田《登华楼》。本诗录自《青岛旅游诗选注》。 华 楼 【明】 邹善 千岩万壑境萧疏,几日寻幽得自如。叠石遥连沧海色,华楼高接太清居。仙人洞悟阳生候,玉女盆迎日照初。试问同游蓬岛侣,可能此地即吾庐? 【作者简介】 邹善,号颖泉,安福(今江西安福县)人,明嘉靖年间进士,山东提学。 登劳山 【明】 邵贤 坤轴危分镇巨鳌,山如排戟战方鏖。鼓钟镗东西院,丹碧参差大小劳。石柱华楼阑海出,龙岩狮石倚天高。我来无限登临兴,点染风烟信彩毫。 【作者简介】 作者生平不详。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华 楼 【明】 马存仁 惟爱山家坐小亭,檐隈野竹送秋声。苔封诗句无人识,止听黄冠说姓名。 【作者简介】 马存仁,涿州(今河北省涿县)人。明嘉靖六年(1527年)曾任即墨县知县。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浮山朝海庵 【明】 黄作孚 浮山雄海畔,乘兴一登临。拂草寻幽径,攀萝陟峻岑。水天连共远,岛屿接还深。纵览乾坤阔,擎杯发啸吟。 【作者简介】 黄作孚,字汝从,号讠刃斋,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科进士。本诗见于《抱拙斋集》。 太平宫 【明】 杨舟 三月春将暮,重游览物华。云开山见骨,潮涨海生花。嫩竹森寒玉,夭桃灿晚霞。尘间无此景,知是羽人家。 【作者简介】 杨舟,字尔浮,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岁贡生。本诗见于《载轩诗集》。 溪 上 【明】 黄嘉善 杖策寻幽境,石头看水流。何来成浩淼,望去即沧洲。依岸群飞鹭,狎波乱没鸥。坐深凉月满,应似五湖秋。 【作者简介】 黄嘉善,字惟尚,号梓山,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进士,累官至兵部尚书。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仙鹤洞 【明】 许铤 孤鹤飞来几万秋,因餐白石化丹邱。回翔似顾三标秀,振翮疑登七磴楼。流水桃花云片片,青天碧海日悠悠。兴来跨鹤扬州去,海畔苍生为勉留。 【作者简介】 许铤,号静峰,武清(今天津市武清县)人,进士,明万历六年(1578年)任即墨县知县。本诗录自《崂山诗文选》。 张仙塔 【明】 德清 屹立千寻险, 山尧一径通。坐观丹峤外,遥映白云中。泽隐鱼龙稳,波涵世外空。到来堪寄足,促必问崆峒。 【作者简介】 德清,字澄印,号憨山,全亻叔(今安徽省全>县)人,明代高僧。本诗见于《憨山集》。 那罗延窟赠达观禅师 【明】 德清 入门一笑见来端,醒眼殊非醉眼看。信手擎来香积饭,劝君于此更加餐。 【作者简介】 见德清《张仙塔》。本诗见于《憨山集》。 太清宫 【明】 耿义兰 大劳小劳天下奇,海岳名山世间稀。修真野客能避世,万古长春道人居。东海名高上鳌峰,初开茅庵是太清。恩深一观明帝主,敕谕颁来道藏经。 【作者简介】 耿义兰,字芝山,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人。明正德四年(1509年)生,嘉靖年间进士,后弃家入道,卒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本诗录自《太清宫志》。 海印寺访憨山上人不遇 【明】 刘月川 吾道沉冥久,谁倡齐鲁风。闲来居海上,名误落山东。水指田横岛,云连慧炬峰。相寻不相见,踏遍法华中。 【作者简介】 作者生平不详。本诗录自《崂山古今谈》。 黄石宫 【明】 周如纶 鸦鹄峰头草阁悬,幽人爱此学长年。地通瀛海川原润,天近扶桑日月偏。何物笙箫来涧底,无端鸡犬下云边。诸山尽处人间路,得意谁回急水船。 【作者简介】 周如纶,字叔音,号少东,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代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任襄阳知府,清赋额,平滞讼,卓有政绩,著有《什一草》和《见少集》。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法海寺 【明】 周如砥 云尽寒山石窦开,西风古寺一徘徊。树当十月犹青色,碑载前朝总绿苔。护法似闻天犬吠,听经曾有夜龙来。须知胜地宜樽酒,未许夕阳促客回。 【作者简介】 周如砥,字季平,号砺斋,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本诗见于《青藜馆集》。 小蓬莱观海 【明】 周如锦 大海无波碧似银,潮来谁见水粼粼。平铺万里天关静,倒晕长空碧镜新。圣世楼船锦后出,异时漕舶故能训。不看岛屿云帆影,犹是淮阳转粟人。 【作者简介】 周如锦,字叔文,号大东,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有才名,为文汪洋恣肆。本诗录自周至元《崂山志》。 聚仙宫 【明】 高出平 畴散碧溪,古殿枕奇石。苔藓久无人,一步一留迹。 【作者简介】 高出,莱阳(今山东省莱阳市)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本诗录自《游崂指南》。 不其山 【明】 孙镇 郑公好上古,著书沧海滨。云林绝浮俗,长与麋鹿邻。虽为汉大儒,不作天子臣。高风扬东齐,寂寞甘苦辛。绝壑纳浅溜,芳草结重茵。宛然若书带,阶下常相亲。风定烟光凝,雨余翠色新。先生今安在?兹草秋复春。哀哉采樵子,腰镰同刈薪。 【作者简介】 孙镇,字宁之,山东省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人。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题黄石宫 【明】 高弘图 要觅桃源路,穷观渤海东。虚无道德藏,金碧圣人宫。庙貌徇名象,俗呼任异同。不能真面目,何用此山中。 【作者简介】 高弘图,字研文,号斋,胶州(今山东省胶州市)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进士。本诗录自《崂山诗文选》。 劳山观潮 【明】 黄宗辅 平水潮生高十丈,喷如两管触相向。紫贝渊含碧落摇,苍精射激青冥漾。杖底轰荁动远雷,叠雪浪花接天开。天东蓬岛无多路,手指云霞向深处。觅取洪崖共拍肩,笑携二子凌风去。 【作者简介】 黄宗辅,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万历年间贡生。本诗见于《质木斋诗集》。 游飞虹涧 【明】 范养蒙 寻幽久矣爱林邱,买得青山傍绿流。古洞云深松径晚,暮烟风逐野村收。翠微北出通三界,华表东连接十洲。何必飞仙终可到,乘闲聊作谢公游。 【作者简介】 范养蒙,字正甫,号觉我,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本诗见于《青来斋文集》。 田横岛 【明】 周王番 山函巨谷水茫茫,欲向洪涛觅首阳。穷岛至今多义骨,汉庭谁许有降王。断碑卧地苔痕重,古庙无人祀典荒。识得灵旗生气在,暮潮风卷早潮扬。 【作者简介】 周王番,沐阳(今江苏省沐阳县)人,明万历年间曾任即墨县县丞。本诗录自1991年新编《即墨县志》。 黄石宫微晴 【明】 王 亻间 林际滴疏响,犹余半山雨。一气收混茫,岩壑势相赴。倏尔含晴意,雨醒晴不足。淡荡看无著,散而为轻雾。水边逗微白,不辨石与鹭。 【作者简介】王亻间,字无竟,明代胶州(今山东省胶南县)人。本诗见于《太古园诗集》。 玄真洞 【明】周 鲁 白云留住须忘归,名利萦人两俱非。莫笑山僧茅屋小,万山环翠雾中围。 【作者简介】 周鲁,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人,武举。本诗录自《崂山诗文选》。 鹤山朝阳洞 【明】范炼金 鹤来石室静梳翎,几叩玄关启玉扃。坐对海天一岛白,倚看山树四围青。丹邱日月春团圃,姑射烟霞碧结屏。人去千秋云未散,万桃深处半函经。 【作者简介】 范炼金,字大冶,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山中春兴 【明】黄宗昌 幽兴触时发,春来正未央。浊醪齐物论,流水楚明光。雪尽云根暖,风恬月魄香。此中真有意,陶令已言忘。 【作者简介】 黄宗昌,字长倩,号鹤岭,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著有《恒山游草》、《崂山志》等。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游华楼 【明】黄宗昌 林深竹欲尽,一径入微茫;众壑通云气,孤峰近雁行。 【作者简介】 见黄宗昌《山中春兴》。 飞虹涧石洞 【明】王泽洽 洞里幽光好,嵯峨石路新。风松千古味,烟柳四时春。抚榻山花舞,开帘野鸟驯。岭云独来往,浑是不知贫。 【作者简介】 王泽洽,字松壑,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天启年间贡生。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黄氏山庄 【明】宋继澄 山中分小径,深入不辞劳。门立云根隐,堂临木末高。地偏人简易,物朴理坚牢。持此须全力,终身亦自豪。 【作者简介】 宋继澄,字澄岚,莱阳(今山东省莱阳市)人。明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举人,文名满海内。录自《崂山古今谈》。 山 居 【明】蓝再茂 春入数峰晴,河流户外声。高怀云淡泊,净目水空明。草木宜青适,安闲足达生。卑藏成后老,不同仗浮名。 【作者简介】 蓝再茂,字清初,号雨苍,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崇祯二年(1628年)戊辰贡生,任南皮县知县。该诗又名《山居即事》或《华阳山居》,本诗见于《世荐堂集》。 劳山道中 【明】左懋第 匹马西风直路赊,几家茅屋趁山斜。白云争捧如花女,尽日溪头独浣纱。 【作者简介】 左懋第,字仲及,号萝石,明代莱阳(今山东省莱西县)人。明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授韩城知县,历官吏部都给事中,人称“明末文天祥”。本诗见于《左忠贞公集》。 巨 峰 【明】左懋第 峰绝顶上,悦疑玉京行。海激长飞雪,云彩时有声。 【作者简介】 见左懋第《劳山道中》。本诗录自周至元《崂山志》。 鹤山早行 【明】左灿 暗数垂柳志去堤,微茫烟树望中齐。晨风未荡千山雾,斜日先开一道迷。钟尾韵残鸦语续,马头梦入塞鸡啼。萧条已有渔竿叟,蓑笠寒雪渡口西。 【作者简介】 左灿,明代莱阳(今山东莱西县)人。为名门闺媛,有文才,明末因避乱随族人入鹤山,留有《题鹤山》、《鹤山避乱》、《送表弟东归》及《鹤山早行》等诗和《鳌山观海》词。本诗录自《最新崂山记》。 春日同杜克明游邋遢石 【明】张允抡 涉目皆成趣,登临趁夕阳。烟收千嶂紫,花染一溪香。鸟道松篁里,人家水石旁。群芳随坐卧,到处惬徜徉。 【作者简介】 张允抡,字并叔,号季栎,莱阳(今山东省莱阳市)人。明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曾任户部主事、饶州知府,明亡后,隐居不仕,入崂山,授徒十余年。本诗见于《希范堂集》。 过玉蕊楼 【明】张允抡 高楼暝色接层岑,薄霭霏微客襟。饮涧归牛依曲巷,择枝倦鸟入幽林。无家泪溅芳春色,没齿悉生落日心。最羡虞卿工著作,蹉跎虚愿到于今。 【作者简介】 见张允抡《春日同杜克明游邋遢石》。本诗录自周至元《崂山志》。 宿狮子峰 【明】黄宗臣 石上开樽有浊醪,海天东望月轮高。寒声时到秋山寺,半是松声半是涛。 【作者简介】 黄宗臣,字我臣,号邻庭,即墨(今山东即墨市)人。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举人,善诗工画。本诗见于《淡心斋诗集》。 白鹤峪悬泉咏 【明】黄宗庠 百金买山陬,所惬在一泉。泉音拂寒玉,戛戛苍崖巅。苍崖戴巨石,横卧平为镌。石上构方宇,源泉从中悬。奔腾洒峻壁,下萃为惊潭。爽然动神骨,能使沉疴痊。我来久徘徊,结思羲皇前。匪日怡我前,亦可永寿年。 【作者简介】 黄宗庠,字我周,号仪庭,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进士,性恬淡,不乐仕进。本诗见于《镜岩楼诗集》及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易居劳山 【明】杨遇吉 懒性常闭门,所畏在征途。移居向南山,始惬此幽独。结茅依岩阿,前后绿树覆。敬发坐深林,袒臂入空谷。驱犊耕晓云,课童种原菽。朝看山之巅,夕看山之麓。山色朝夕异,豁然悦心目。 【作者简介】 杨遇吉,字晋生,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诸生,明亡后,同弟连吉携家隐居崂山乌衣巷。本诗摘录自《崂山古今谈》。 衣巷还山 【明】杨连吉 九月下山三月还,门庭如故草芊芊。东风吹绽杏花色,始悔城中又半年。 【作者简介】 杨连吉,字汇征,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诸生,明亡后,同兄遇吉携家隐居崂山乌衣巷。本诗见于《悠然楼庐集》。 登狮子峰观日出 【明】陈文德 秉烛跨危峦,腥飙吹欲坠。寒潮拍空响,茫茫何所视。繁星争摇炫,灏气不可闷。虚中渐生白,天海浩无二。人己稍辨色,日犹卧深遂。俄焉海欲烧,俄焉天欲醉。俄焉赤霞起,周遭相妩媚。初吐类蚀余,踌蹰始满志。沐浴风涛中,光焰了未备。净质如火轮,赴天颇贝。倘无拥之者,离即恐未易。良久芒角全,平平就厥立。吐谢林岛间,驰驱势殊利。愿以千尺绳,系之缓羲辔。 【作者简介】 陈文德,四川人,明代即墨县教谕。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衣八景 【明】杨进吉 四围青嶂 乱山深处绕陂田,别业远开溪树边。暮望白云连碧落,晓看青雾接厨烟。人行空翠如拱揖,座对层岩似幕联。闻道武陵迷去棹,何如此地镇流连。 莺语梨花 深山习静避尘喧,春暖梨花莺语繁。百啭娇音春似海,千林香雪月为魂。迎风乳燕斜穿径,逐水桃花共到门。斗酒真堪随意醉,绿荫高卧已黄昏。 避暑岩潭 炎暑蒸日正长,寻幽自爱晚风凉。澄潭碧映千寻石,翠柏寒生六月霜。清绝真同中泠水,萧疏不让辋川庄。科头趺坐长松下,薄暮归樵话路旁。 墨矶垂钓 孤松山畔光斜晖,乱石滩头一钓矶。百折溪流清澈底,千章夏木荫成围。樽中薄酒三分醉,潭底倏鱼几尺肥。聊以适情非为钓,把竿日日对翠微。 东山待月 寂寂秋山入夜清,数峰翠削月盈盈。水光潋滟浮空白,树影参差落照明。踚屋凝霜良夜静,寺钟摆杵万峰晴。萧然坐待梧阴转,静听渔梁落雁声。 长河秋涨 深山积雨涨河流,万壑涛声迥不休。浪起噌礝惊水底,风来镗泊山头。波摇云树千层卷,雪涌渔矶两岸浮。棹入沧溟随所适,乘槎还欲访瀛洲。 千林红叶 策杖秋园入远岑,山村茅屋觅知音。崖悬薜荔石张锦,霜薄竗楸花满林。野菊幽香堪载酒,曲溪流水当鸣琴。蒙胧醉眼拟春色,卧对高人点笔吟。 雪满群山 朔风萧萧冻云流,群玉峰头望玉楼。碧宇遥连素影积,琼林弥望瑞华浮。晓山落月迷千里,银海摇光眩两眸。惟羡平台词赋客,阳春一曲至今留。 【作者简介】 杨进吉,字大复,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代崇祯年间增生。本诗录自《青岛旅游诗选注》。 忆山中别墅 【明】黄宗扬 二劳山色近如何,衰病十年恨未过,曲径荒台芳草遍,小桥流水落花多。乾坤白首空藏剑,湖海青樽敢放歌。惭愧辋川别墅在,可能搔首问烟萝。 【作者简介】 黄宗扬,字显倩,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本诗录自周至元《崂山志》。 石 门 【明】董樵 数年梦想石门地,今日寻幽步水源。岩上苔纹连老桧,山中云气到孤村。坐来声色春鸡树,行过空虚屐齿痕。老衲相留茅舍饭,东邻钟鼓度黄昏。 【作者简介】 董樵,原名震起,字樵谷,莱阳(今山东省莱阳市)人。崇祯年间诸生,博览群书,工诗赋,明亡后不仕。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鹤 山 【明】杨盐 穿云直上最高峰,虬舞峰头见古松。更转石楼深处去,淘丹井畔觅仙踪。 【作者简介】 杨盐,字尔贡,号炼庵,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代嘉靖四十年(1561年)举人,授吉州学正,擢沛县知县,著有《味道楼集》。本诗录自《青岛旅游诗选注》。 劳山歌 【清】顾炎武 崂山拔地九千丈,崔巍势压齐之东。下视大海出日月,上接元气色鸿蒙。幽岩秘洞难具状,烟雾合沓来千峰。华楼独收众山景,一一环立生姿容。上有巨峰最癏*8,数壑窈窕来相通。天高日入不闻语,悄然众籁如秋冬。奇花名药绝凡境,世人不识疑天工。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黄石公。至今号作神人宅,凭高结构留仙宫。吾闻东岳泰山最为大,虞帝柴望秦皇封。其东直走千余里,山形不绝连虚空。自此一山奠海右,截然世界称域中。以外岛屿不可计,纷纭出没多鱼龙。八神祠宇在其内,往往棋置生金铜。古言齐国之富临淄次即墨,何以满目皆蒿蓬。捕鱼山之旁,伐木山之中。犹见山樵与村童,春日合鼓声逢逢。此山之高过岱宗,或者其让云雨功。宣气生物理则同,旁薄万古无纪穷。何日结屋依长松,啸歌山椒一老翁。 【作者简介】 顾炎武,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明亡后,顾炎武遨游北方时,曾到过崂山,对崂山多有记述。本诗录自《亭林诗集》。 不其山 【清】顾炎武 荒山书院有人耕,不记山名与县名。为问黄巾满天下,可能容得郑康成。 【作者简介】 见顾炎武《劳山歌》。本诗录自《亭林诗集》。 张饶州允抡山中弹琴 【清】顾炎武 赵公化去时,一琴遗使君。五年作太守,却返东皋耘。有时意不惬,来蹑劳山云。临风发宫商,二气相氤氲。可怜成连意,空山无人闻。我欲从君栖,山涯与海滨。 【作者简介】 见顾炎武《劳山歌》。本诗录自《崂山古今谈》。 送李象先生游二劳祢 【清】法若真 百余里外接长松,一片青山万万重。铁骨泥寒仙子冢,火雷劈石巨人峰。碑悬邋遢千年句,客睡华阴小市钟。俱说童恢驱虎后,二劳不借黑云封。 【作者简介】 法若真,字汉儒,号黄山,胶州(今山东省胶南县)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丙戌科进士,善画山水,工诗文。本诗录自《游崂指南》。 赠劳山隐者 【清】王士礻真 何许藏名地,泰山海上深。半夜白日出,风雨苍龙吟。静侣行道处,不闻采樵音。清冷鱼山梵,寂寞成连琴。晓就诸天食,暝栖 葡林。因知安居法,一契无生心。我亦山中客,悠悠悔陆沉。 【作者简介】 王士礻真,乾隆时诏命改称士祯,字子真,号“渔阳山人”。新城(今山东省桓台县)人。顺治年间进士,累官至刑部尚书,其诗清秀淡远,蕴藉委婉,为清初数十年诗坛之宗。本诗见于《精华录》。 上庄望海 【清】黄坦 万里乘风溯海源,今从秋水忆张骞。松涛欲接诸峰合,云影初来落日昏。岂有鱼龙藏远屿,但闻鸡犬出孤村。悠悠情思方无极,何处传芭礼素魂? 【作者简介】 黄坦,字朗生,号惺庵,黄宗昌长子,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副榜,任浦江县知县。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华严庵次韵 【清】黄坦 林杪晚生烟,寒光与树连。云归山雨后,松落海涛前。孤磬传清夜,长波没远天。一时人境寂,不复梦游仙。 【作者简介】 见黄坦《上庄望海》。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游崂山 【清】施闰章 十里山嶙山曾,蛟宫寄一僧。飞楼安石罅,悬壁擢云层。越险苍藤接,盘空细路登。棹回怀重把,鲈脍出鱼罾。 【作者简介】 施闰章,字尚白,号愚山,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县)人。清顺治年间进士,文章醇雅,尤工于诗。本诗录自周至元《崂山志》。 劳山观海市歌 【清】蒲松龄 山外水光连天碧,烟涛万顷玻璃色。直将长袖扪三台,马策欲挝天门开。方爱澄波净秋练,乍睹孤城悬天半。埤土 横亘最分明,缥瓦鱼鳞参差见。万家树色隐精庐,丛枝黑点巢老乌。高门洞辟斜阳照,晴光历历非模糊。襁属一道往来者,出或乘车入或马。扉阖忽留一线天,千人骚动谯楼下。转眼城廓化山丘,猎马百骑皆兜牟。小坠腾骧逐两鹿,如闻鸣镝声癢飕。飙然风动尘埃起,境界全空幻亦止。人生眼底尽空花,见少怪多勿须尔。君不见:当年士贵赫如云,炙手热焰何腾熏。 【作者简介】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省淄博)人。著有《聊斋志异》、《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本诗录自《蒲松龄全集》第二册。 白云洞 【清】蒲松龄 古洞深藏碧山头,羽士一去白云留。愿叩柴扉访逸老,不登朱门拜公侯。砚水荡净海底垢,笔尖点消九天愁。不求人间争富贵,但做沧桑一嘹鸥。 【作者简介】 见蒲松龄《劳山观海市歌》。本诗录自《青岛旅游诗选注》。 劳山看海市 【清】唐梦赉 望日天涯碧玉隈,番辕岭下化城开。五云缥缈芙蓉岛,百雉崔嵬烟火台。人物安期应共住,市廛徐福旧同来。丽谯乍卷青峦出,指点诸峰首重回。 【作者简介】 唐梦赉,字济武,别字豹岩,淄川(今属山东省淄博市)人。顺治年间进士,著述甚富。康熙十一年(1672年)夏,唐梦赉与蒲松龄等8人一起,同游崂山,共观海市。本诗录自《志壑堂诗集》。 华 楼 【清】刘源渌 山下烟霞山上楼,丹梯蹑足小勾留。置身己在烟霞上,还有烟霞最上头。 【作者简介】 刘源渌,字昆石,安丘(今山东省安丘县)人,卓有文才。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白鹤峪悬泉歌 【清】黄土自 华阴之麓白沙滨,森森万木高矗云。蔓壑披峰向西走,巨石当路形轮。向南有峪曰白鹤,连峰肳萶高如削。鱼凫蚕丛当面来,游人欲进行且却。解鞍停骑步层峦,数里之外闻潺盢。两山夹立涧水流,其源仍在万仞头。谁向云中开石阙,上拂勾陈下瞰蛟龙穴。银河倒泄禹门倾,铁瓮金城千丈裂。秋为瀑布冬作冰,玻璃玛瑙琢为屏。三月和风冰始解,霹雳雷电声砰訇。光烛青冥射白日,雪浪星涛近石隙。影落澄潭起素波,喷砂扬沫归长河。此山距城未百里,骇目惊心乃如此。归来竹榻不成眠,澎湃之声犹在耳。 【作者简介】 黄土自,字子厚,号澄庵,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清康熙二年(1663年)癸卯科举人,恬淡不慕荣利,卓有文才,主即墨诗坛数十年。本诗见于《白鹤峪集》。 狮子峰观海 【清】黄土自 九月风高大海平,云连岛屿入空明。樽开木末孤鸿远,人到天涯百感生。不尽苍茫惟树色,无分今古此潮声。蓬莱宫阙知何处,可惜秦桥鞭未成。 【作者简介】 见黄土自《白鹤峪悬泉歌》。本诗见于《夕霏亭诗集》。 游浮山 【清】黄土熏 闻道浮山好,探幽偶一临。云烟连大壑,台树倚高岑。听偈鱼龙出,看碑岁月深。先人题咏在,追慕复成吟。 【作者简介】 黄土熏,字子友,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贡生,工诗善文,饱学之士,有《友晋轩诗集》。本诗录自《青岛旅游诗选注》。 九月同游九水二首 【清】黄宗崇 削壁悬岩路忽穷,莓苔曲曲石流通。夕阳峰转浮云外,红叶霜深一迳中。千载泉声清听远,三秋山色故人同。到来二水迷归处,不尽寒蛩万壑东。 三水嶙峋落照回,指衣石磴满苍苔。山连鸟道云间去,行踏泉声树杪来。青霭无心随杖屦,黄花有径认蒿莱。遥看新月东峰上,莫负重阳浊酒杯。 【作者简介】 黄宗崇,字岳宗,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清代康熙年间贡生,善诗文,字画尤佳,以春秋教授,著有文稿。本诗录自清代同治版《即墨县志》。 田横岛咏古 【清】赵执信 骨换黄金赤骥趋,何烦绝海觅龙刍。但令和氏能知玉,谩道齐门总滥竽。食客三千两鸡狗,岛人五百一头颅。凭谁寄问重瞳子,死到虞兮更有无。 【作者简介】 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又号饴山,益都(今山东省青州市)人,清代康熙十八年(1679年)进士,著名诗人。本诗录自《青岛旅游诗选注》。 劳山头 【清】纪润 陡壁东溟上,登临意豁然。鲸鱼吹海浪,鸥鸟破冥烟。足外真无地,眼中别有天。餐霞谁到此,千古说青莲。 【作者简介】 纪润,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清代康熙年间诸生。本诗录自《青岛旅游诗选注》。 鳌山晚发 【清】蓝启肃 驱车薄暮望,萧瑟动林垌。日落晚峰翠,云浓归路暝。人声依远浦,渔火聚寒灯。更有河洲雁,哀鸣不可听。 【作者简介】 蓝启肃,字复元,号惺庵,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举人,授内阁中书,善诗工书,著有《清贻居集》。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九水道中 【清】黄土禺 怪石嶙峋路可封,一川九曲出盘龙。溪边疑有胡麻饭,身在桃源第几重。 【作者简介】 黄土禺,字汤谷,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康熙十年(1671年)辛亥岁贡生,曾任费县教谕。著有《栗里诗草》。本诗录自《崂山诗文选》。 游劳山至二水憩 【清】高凤翰 二水真奇绝,飞岩得石梁。乍疑前路断,又入水云乡。晴日自雷雨,阴崖生雪霜。扫苔成暝坐,耳目渐能忘。 【作者简介】 高凤翰,字西园,号南村、南阜、南阜山人,胶州(今山东省胶州市)人。清代著名文人,诗文俱佳,绘画、书法、篆刻更为世人所重。本诗录自《南阜山人诗集》。 华严庵 【清】高凤翰 为访华严海上行,仙山楼阁眼初明。盘空磴折松为槛,挂月峰寒玉削屏。仙塔遥连潮色动,危石倒落涧云生。不知下界通何处,一路烟霞接上清。 【作者简介】 见高凤翰《游劳山至二水憩》。本诗录自《崂山艺文志》。 白云洞望海 【清】高凤翰 中原地尽处,大麓接洪荒。日月浮终古,乾坤没一沤。浑疑通八极,何处指沧洲?虚说鱼龙夜,潮声卷石楼。 【作者简介】 见高凤翰《游劳山至二水憩》。本诗录自《崂山诗文选》。 赠劳山何老 【清】高凤翰 野人有何老,世外旧山家。九折当门水,千重覆屋花。问年失甲子,话客但桑麻。何日成邻叟,峰头共紫霞? 【作者简介】 见高凤翰《游劳山至二水憩》。本诗录自《崂山诗文选》。 太平宫 【清】周正 仙桥凌绝壑,石磴参差度。苔痕绀色深,松花落无数。仰首见林梢,屋宇半烟雾。扪萝陟其巅,岚气莽回互。此中是幽栖,读书清神虑。时时古洞中,恍惚真人语。侧身欲从之,苍茫不知处。 【作者简介】 周正,字公端,号方山,莱阳(今山东省莱阳市)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科进士,授蒲城知县。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宿仙古洞 【清】杨还吉 一溪九折逶迤出,水绕山回古洞存。谢客不知穷雁宕,渔人何事问桃源。涛声入夜连孤岛,清磬流云失暮村。自有登临来我辈,遥惊羽士下昆仑。 【作者简介】 杨还吉,字启旋,自号充庵,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戊辰岁贡生。本诗录自《崂山诗文选》。 夜游下宫海上 【清】周缃 夜气爽星汉,波声撼殿阁。中宵不成眠,披衣起磅礴。郁纡穿林麓,岩洞纷漠漠。木魅冲人啸,石怪惊错愕。三面云峰峻,当中海潮恶。极目信浩渺,放怀入寥廓。雪浪骇长鲸,天风骄海若。广陵渺秋涛,龙门轻禹凿。心动余欲还,月向西山落。 【作者简介】 周缃,字蕴青,即墨(今山东省青岛市)人。本诗见于《中溪诗集》。 山 行 【清】蓝湄 策蹇劳山道,俯看万壑低。眼前黄叶满,杖底白云齐。鸟雀迎相狎,海天望弗迷。何来钟磬远,矫首日沉西。 【作者简介】 蓝湄,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贡生。著有《素轩诗集》。本诗见于《素轩诗集》。 山 居 【清】周毓正 翠合小亭尖,烟开一径斜。入门偏看竹,不悟是谁家。 【作者简介】 周毓正,字衷恺,号心雪,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清代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任浮山县知县,才名冠一时。本诗录自周至元《崂山志》。 鹤 山 【清】周祚显 鹤去今何在?洞开一径蹊。曾无箫史驻,惟有白云栖。华表余晖照,海天曙色齐。登临兴正切,忽已月轮西。 【作者简介】 周祚显,字有声,号星岩,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丁丑科进士,任陕西道监察御史。著有《奏疏》、《清遗堂稿》、《周侍御集》等。本诗录自《崂山诗文选》。 华阳书院 【清】张侗 千岩飞雨洗虹桥,桥上仙人吹洞箫。梦与弄珠游九水,一时落尽海门潮。 【作者简介】 张侗,安丘(今山东省安丘县)人。诸生。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城阳道中 【清】冯文火介 朝发城阳道,马驰心自闲。白云绕晓树,红叶老山秋。雾薄林烟近,霜清岸草斑。雁声啼不尽,秋色满归鞍。 【作者简介】 冯文癋,字伯章,号素斋,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清代雍正年间贡生,选任乐安县教谕。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华阳书院 【清】杨士钥 华阳高阁矗山齐,咫尺空蒙望转迷。栖鸟傍檐微雨过,轻烟笼树野云低。穿林雁阵翻红叶,夹岸松关枕碧溪。问道辋川何处是?横秋一幅画中题。 【作者简介】 杨士钥,字庭可,号丹峰,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雍正四年(1726年)举人,曾任建平县知县。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山居杂咏 【清】昌仁 归来不道故人疏,四面青山好读书。最是渔樵有深意,携来鱼酒过茅庐。 【作者简介】 昌仁,释,字义安,俗姓矫,出家华严庵。著有《山居诗稿》。本诗原载《山居诗稿》,录自《劳山古今谈》。 徐福岛 【清】黄体中 东海茫茫万里长,天水何处是扶桑。海船一去无消息,徐福当年赚始皇。 【作者简介】 黄体中,字仁在,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雍正年间诸生,工书法。著有《来山阁诗》、《山水音》等。本诗见于《来山阁诗》。 烟云涧 【清】范九皋 涧路何重重,烟云锁碧峰。黄精初煮夜,红蕊正凌冬。绝壁看栖鹤,深山数晓钟。不知尘世外,多少羽人踪。 【作者简介】 范九皋,字莘田,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其文史功力为本邑所推崇。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三 水 【清】范九皋 鱼鳞飞瀑布,涧势自潆回。峭壁千寻立,澄潭一鉴开。云光添石籁,雨气散沙台。何事尘容客,濯缨独未来。 【作者简介】 见范九皋《烟云涧》。《三水》一诗见于《崂山诗文选》。 华 楼 【清】崔应阶 第一名山海上留,华峰谁到最高头。琼浆已涸玉盆水,仙髻罢妆梳洗楼。烟崮遥连翠屏合,天门中豁白云留。道人何事攀援上,玉盏徒增墨吏羞。 【作者简介】 崔应阶,清代山东巡抚。本诗录自《崂山诗文选》。 巨 峰 【清】崔应阶 叠障层岩拥巨峰,帝居呼吸可相通。乘云欲假庄生翼,破浪无须宗悫风。且揽全崂归致底,任教海水泻杯中。凭虚纵目何空阔,指点扶桑别样红。 【作者简介】 见崔应阶《华楼》。本诗录自崂山小河东村东北刻石。 八仙墩 【清】郭廷翕 何年施鬼斧,灵阜劈空分。气象自横绝,仙墩反浪闻。四围余赤地,万里老黄云。不着一毛处,乃堪脱世氛。 【作者简介】 郭廷翕,字虞受,号冷亭,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清代乾隆六年(1741年)举人,工诗善书,著有《二劳遗文》十二卷。本诗录自周至元《崂山志》。 雨登华严庵二首 【清】李中简 奇树记修真,名山路可循。风潮方汩没,云木迥嶙峋。浩荡寰中步,推扬物外因。飘然松未雨,荦确喜无尘。 怪石森千状,神鞭遂古余。几时归法象,长与护仙图。花竹上方影,海山开士居。晚斋一绳榻,清梦若蘧蘧。 【作者简介】 李中简,字廉衣,号文园,直隶任邱(今河北省任邱县)人,乾隆年间进士。《雨登华严庵》原镌刻于崂山华严庵前之诗碑,现已不存。本诗录自《崂山诗文选》。 吊憨山海印寺废址 【清】江如瑛 卓锡当年卜筑成,花香馥馥夜谈经。于今秋色斜阳里,惟有潮声似梵声。 【作者简介】 江如瑛,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乾隆十五年(1750年)庚午科举人,任冠县教谕。本诗见于《梅岭诗集》。 登那罗佛窟 【清】江如瑛 面壁沧溟不记年,玲珑石室尚依然。云穿窟底侵苔湿,珠走空中坠露圆。失足佛门皆火宅,回头东海即西天。蒲团坐破青山在,雨雨风风总是禅。 【作者简介】 见江如瑛《吊憨山海印寺废址》。本诗见于《梅岭诗集》。 劳山二首 【清】尤淑孝 一入金鳌信口占,何须觅句断须拈。客惊峻岭悬岩上,农爱游人越石尖。境比田盘偏傍海,松多黄麓尽如蚺。琳宫梵宇徜徉遍,随处因缘仙佛兼。山海连绵面面开,一朝游览亦奇哉!路从石隙盘旋上,潮自天边浩荡来。脉脉絮云笼水际,纷纷雪浪扑山隈。华岩楼畔凭栏后,澜碧峦青绕梦回。 【作者简介】 尤淑孝,字孟仁,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任即墨县知县。本诗录自清同治版《即墨县志》。 劳山杂咏六首 【清】韩梦周 芒鞋拟到二劳边,此事沉吟已十年。不笑山人有顽骨,许分海上一烽烟。 极目 山曾尘外寒,灵旗仿佛见仙坛。流泉百道云中落,散入天风作紫澜。 巨峰十万八千丈,大海东来接混茫。半夜鸡鸣红日涌,不知何处是扶桑。 耐冬花发雪初晴,一片晶光入太清。便是蓬瀛真世界,祖龙枉自射长鲸。 青州九点载灵鳌,帝遣神功压海涛。直上云霄一长啸,果然泰岳不如高。 闻说仙方蛇化龙,昔人曾此得相逢。丹砂也是痴人梦,好听太平半夜钟。 【作者简介】 韩梦周,字公复,号理堂,潍县(今山东省潍坊市)人,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57年)进士。本诗录自周至元《崂山志》。 九 水 【清】黄玉衡 行过大劳入一水,怪石叠叠大如兕。水穿洞底涌石来,澎湃声震山谷里。置身顿觉异境开,万壑谡谡松风起。溯流曲向源头寻,二水逶迤深复深。峭壁砏岩立泉侧,石磴冷冷鸣素琴。坐久不觉白云满,蒙蒙湿翠沾衣襟。咫尺相隔不数武,三水溶溶汇前浦。澄潭一亩浸空碧,岩花倒影可指数。旁列巨石古嶙峋,雨点苍苔渗石乳。山风忽送雷声喧,响应众峰万马奔。身历崖壁行且却,惊看四水波浪翻。双涧飞出玉龙白,珍珠万斛倾山根。冈峦一拗复一折,五水攒石团白雪。幽径斜通沿溪行,前与六水近相接。飞泉一道出石窦,长鲸吞涛电光掣。扶筇徐到七水隈,天光云影相徘徊。人如山阴道上过,水自罨画溪上来。一峰当前疑无路,迢遥南下谷中间。谷口隐隐仙洞现,八水宏敞开生面。几湾秋水云烟蟬,浣洗山光净如练。隔岸渔樵相招呼,游人到此顿忘倦。九水风光迥不同,一山一水环相通。山复山兮水复水,万顷茫茫大劳来。 【作者简介】 黄玉衡,即墨(今山东省即墨市)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丁酉贡生。本诗见于《二水山房诗稿》及《游崂指南》。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55016号-1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
邮编:26606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