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
法显
法显,东晋高僧,本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人。法显3岁时出家被度为沙弥,20岁受戒,为人志行明敏,仪执肃整,学问精深。他有感于当时藏律残缺不全,为了健全僧伽制度,决心至天竺寻求戒律。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年已65岁的法显,偕同慧景、道整等从长安(今西安)西行求法。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八月,法显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循海路回国。在海上遇狂风暴雨,船向北漂泊数十日,于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初秋,在今青岛市附近的崂山南岸栲栳岛一带登陆,看到各种植物和野菜,始知已回到了故土。经询问猎人,才知此处是长广郡不其县之崂山。
当时不其城为长广郡的郡治,笃信佛教的太守李嶷听说法显是到西方求经的名僧,就将法显接到不其城内。法显在这里逗留了一段时期,翻译了部分佛经,并在其靠岸登陆处创建了石佛寺(即栲栳岛之潮海院),从此,佛教在崂山地区声望大振。不久,法显到达东晋京城建康(今南京),致力于翻译他带回的佛经,还根据自己的见闻写成《法显传》,该书又名《佛国记》、《历游天竺记传》。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法显和尚在荆州辛寺去世,卒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