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位置:首页 > >游山名人 >蒲松龄

蒲松龄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生,卒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年76岁。著有《聊斋志异》。康熙十一年(1672年)游崂山,适逢海市出现,写下了《劳山观海市歌》。他还以崂山上清宫白牡丹的传说和太清宫的耐冬为题材,写了脍炙人口的《香玉》故事,在《聊斋志异》中,还有《劳山道士》、《成仙》、《斋志异》、《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海公子》等故事都涉及到崂山。   在路大荒编订的《蒲松龄集》中,《劳山观海市歌》同其他57首诗,皆被暂附于癸丑年(康熙十二年)下,因而蒲松龄于康熙十二年游崂山之说,得以夤缘附会而流传于世,据清代文人蒲松龄好友唐梦赉之《劳山看海市》一诗的记述,与蒲松龄所见之景相同,是当时一同来崂山之所见。据此考证,蒲松龄来崂山是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夏天,唐梦赉、张钹都是同行者,蒲松龄一行到崂山后,先在王哥庄的修真庵止宿,然后游历了崂山上清宫、下清宫和八仙墩,因遇雨而住宿在青石涧,在他们返至番辕岭(今称返岭)时,雨后新霁,海上出现了海市蜃楼,蒲松龄和唐梦赉各自以诗记下了自己的观感。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文明单位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55016号-1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

邮编:266061

订阅号服务号微博
服务热线:0532-96616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