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2
中国有一种镂空艺术,它的别名叫做刻纸。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表达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它就是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
中国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十指之间是剪纸艺术的千年传承,亦是劳动人民的艺术情怀。
这种民间艺术的产生和流转,与中国传统的年文化息息相关,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精致鲜艳的剪纸,贴在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灯笼上来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与期盼。
在中国众多的剪纸流派中,崂山剪纸风韵尤为独特,也是崂山区的非遗传承项目,自清代咸丰年间至今,崂山剪纸已走过150余年。它既有着黄河流域剪纸的粗犷豪放,又有着汉代画像石像的细微繁缛,外形单纯爽快、内涵饱满丰富。
崂山剪纸起源于清代咸丰年间。崂山人的先民多为明万历年间从云南、山西迁来,而剪纸在山西属一种很普遍的民间艺术。追根溯源,崂山剪纸与黄河流域的剪纸艺术一脉相承。除了具备粗犷豪放的特点外,还吸收了汉代画像石细微繁缛的风格,以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原本单纯爽快的外形变得更加饱满丰富,形成了线面结合、构思精巧的独特剪纸风格。
崂山剪纸的制作方法和特色
1、骣剪法:不用底样和预画图案,将心中所想直接付诸剪刀,剪随心走,一次成型。
2、烟熏法:将纸样附于备好的纸上,以油灯或蜡烛的烟将纸面熏黑,揭掉纸样后按照留下的阴纹图样剪制。
3、折叠法:将方纸折叠数次后进行剪制,主要适用于团花及四方连图案。
4、誊描法:用笔将图案誊描在纸上进行剪制。
5、绘制法:用笔在纸上绘制图样后进行剪制。
崂山剪纸在1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历代传承人均为女性,而且大都师承于自己母亲。这些俗称“伎俩人”的巧手女子,所剪制的不外乎窗花、喜字、饽饽花与节日、婚娶相关的图案。民国之后,增加了鞋垫花和刺绣剪纸,新中国成立后,又新添了顶棚花等,使崂山剪纸更具有实用性。在崂山剪纸第三代传承人之前,由于传承者缺少文化和美术基础,她们所创作的作品大都比较简单,具有抽象、夸张、古拙等原始艺术特征。
崂山剪纸传到第四代传承人苏霞手中后,发挥崂山剪纸阴阳结合的特长,并将传统技法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创作了许多题材新颖、紧跟时代的剪纸作品,她在崂山地区传承剪纸技艺30余年,使崂山剪纸得到了发扬光大。
苏霞自幼跟随母亲学习剪纸,她利用自己受过专业美术培训的优势,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创作了一大批紧跟时代,反映党和国家重大事件的剪纸作品,多次上过央视及《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创作的同时还深入学校、社区进行剪纸传授,目前已教授学生3000余人,包括100多名外国留学生。
崂山剪纸高度重视传承工作,坚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重点培养有美术功底的大中小学生作为传承人,推动崂山剪纸高水平发展。
缕金作胜、剪彩为人。剪的是几程山水、千般故事,贴的是吉祥安康、万家灯火。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55016号-1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
邮编:26606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