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位置:首页 >景区资讯 >跟着诗词游崂山丨听~顾炎武的《崂山歌》

跟着诗词游崂山丨听~顾炎武的《崂山歌》

2022/08/11

崂山,山海钟秀,人杰地灵,历史底蕴深厚,吸引了名贤文豪前来驻足,留下了绚丽华彩的诗词和脍炙人口的文章。崂山的千年文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也浓缩在一首首佳作中流传。特别策划《跟着诗词游崂山》,

让我们在诗词中畅游崂山之美。本期,就让我们与诗歌同行,一起读一读顾炎武的《崂山歌》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知识渊博,志向远大,与黄宗羲、王夫之并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1657 年冬顾炎武来即墨,下榻于黄坦家,大约住了十几天。他的此行目的当属于政治,活动内容则大多在文化方面。他在即墨崂山会见了许多文人志士,游览了崂山这座海上仙山,还为黄宗昌的《崂山志》撰写了序言,他在崂山所留下的足迹、诗文实为崂山文化大增异彩。

读《崂山歌》感知魅力崂山

本诗是顾炎武游崂山时所著,形容贴切逼真,情真意浓,读后令我们如身临其境,回味无穷。诗歌开头“崂山拔地九千丈,崔嵬势压齐之东”,大气恢宏,呈现出耸立挺拔的崂山,不仅拥有“海上名山第一”的美誉,还是我国大陆1.8万公里海岸线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演绎着山海相依的浪漫与道法自然的美学。接下来是俯瞰这山海之大,品味水月之柔,人生快意尽在崂山山水间。

图丨摄影 马任驰

随着本诗空间变化,顾炎武即描述了崂山的几大著名景观“巨峰”、“华楼”、“神仙宅”等,也表现了“绝凡景”的崂山风光,以及崂山的人文及神话色彩。曲径幽壑,重崖复岭的景象使人震撼,加上诗人勾勒出的“悄然寂静山色图”,更令人觉得崂山绝非凡景,我们也便有了与诗人“世人不识疑天工”一样的感叹。

老子的游迹,黄石公的旧址,以及如今的琳宫梵宇,崂山的“仙山”之名当之无愧。崂山因仙山而得名,太清游览区是道教文化的核心所在,仙山的本源,身处景区可观一望无尽的梦幻大海,闻仙道神话的传闻逸事,观瞻文物古迹,赏古树名木、品味古韵沧桑。

从“古言齐国之富临淄次即墨”后开始简略描述了一下崂山人的生活方式,以捕鱼砍柴为生,农桑之事当地人并不在意。“农事”和“渔樵”代表“凡尘俗务”与“恬淡归隐”,从“本真”这一方面突出崂山胜过受世人祭奠膜拜的五岳之首泰山。

山中有村,景区中有社区,这是崂山与其他名山相比的独特之处,也是崂山全域旅游的魅力所在。景区与社区的完美融合,使得美丽的崂山充满了“人间烟火”。

图丨摄影 崂山闻道

最后,“何时结屋倚长松,啸歌山椒一老翁”表达的是诗人美好愿望,愿结庐于此,从此不为凡尘俗务所扰,于山顶长啸,听自己心灵的呼唤。

来崂山感知顾炎武《崂山歌》中的诗意生活,山青、水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每一个疲惫的灵魂都能得到无限的治愈,我们可以放慢脚步,觅一处心灵沃土。

历史为本,文化为魂在岁月长河中走过千年的崂山与诗歌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一起跟着诗歌游崂山!

景区重要通知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因受雷电暴雨天气持续影响,目前崂山风景区部分路段和区域积水较多,为确保旅游安全,根据崂山风景区应急预案的要求,决定自8月11日起对流清、太清、巨峰、华严、九水游览区暂时关闭。仰口游览区正常开放。
已预约购票的游客,可按照原购票路径进行退票或调整游览行程。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请您密切关注@崂山风景区官方微博,随时了解景区实时信息!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文明单位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55016号-1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

邮编:266061

订阅号服务号微博
服务热线:0532-96616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