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位置:首页 >景区资讯 >这位95后青岛小哥眼里 崂山竟然可以“吃”!

这位95后青岛小哥眼里 崂山竟然可以“吃”!

2020/09/04

你眼里的崂山是什么样子的?它必定可游,可憩,可饮,可食,可居,可想。山海相接,云雾缥缈,云山道家,碧海仙居。在这位青岛小伙的眼中,崂山又是什么样子的?也许是一张极具现代化的诗意海报,也许是一份鱼肉面......

▲本期参赛作者毕中泽西安石油大学视觉传达专业研一学生

青岛小哥——毕中泽,自幼酷爱画画,为自己喜欢的专业打下基础,凭借长期的努力与坚持,现在已成为西安石油大学视觉传达专业研一学生。在校期间曾数次参与相关专业大赛,优秀作品多次获奖。趁着暑假,一个人的旅行开始了~崂山是他的首站,巨峰的云海奇观令他震撼不已。此次的行程,崂山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给毕中泽留下美好的印象。

作为土生土长的青岛人,青岛是家乡,崂山则是自己的山水。得知崂山创意·创新·创作大赛(戳这里了解大赛详情,6万奖金等你拿)后,毕中泽立刻萌发了一个想法——为了家乡创作!为家乡做点事情,让崂山的文化与景色更深入人心!把所看到的崂山美景,所感受到的崂山文化,用视觉设计创作呈现。创作没有灵感怎么办?那就再去崂山!凭借对崂山创作的一腔热血,他利于暑期创作崂山视觉系列作品:“诗景”系列、“云海奇观”系列、“鱼肉面”,以这三个部分来展示崂山独具魅力的诗和远方。

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欣赏95后青岛小哥毕中泽参赛作品,给你不一样的崂山视觉体验!

1、“云海奇观”系列海报设计

云海奇观是崂山最具特色景观之一,云、海、山,相互融合,在全国的旅游景区中极具知名度。把云海奇观这一景象通过视觉化处理来呈现,是这一系列海报所要表达的。近看是山与云相互融合的景象,远看分别是云、海、奇、观四字,通过这种形式也表达出道教思想:看山不是山,看云不是云。从云海奇观这一系列的延展,他又制作T恤、抱枕、鼠标垫、杯子等文创产品,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传递给游客。

2、崂山“诗景”系列海报设计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历史为本,文化为魂,在岁月长河中走过千年的崂山,与诗歌有着说不完的故事。崂山“诗景”系列海报是以描述崂山诗句为底纹背景,艺术手法拼贴崂山实景,呈现出更符合当下审美的崂山。


实景——选取崂山具有代表性的山脉、景点进行裁剪处理,采用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波普艺术的拼贴方式进行视觉表现。

诗意——描绘崂山的诗句进行视觉化处理作为底纹,增加整体的层次感。

现代——对于裁剪的崂山图像进行现代主义的几何化概括,更具有现代感。对于颜色方面的使用整体采用道家阴阳的黑白两色,并配不同的对比色,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需要。

3、鱼肉面设计  

请问,崂山可以“吃”吗?作为一个吃货来说,尝一尝当地的美食是治愈心灵的良剂。由此也激发了他创作一款属于崂山味道美食文创的想法。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崂山丰富的海鲜品类,是每位食客来到崂山必打卡的。将崂山的山文化、海文化以及道教文化这三个文化点进行结合探索出属于崂山、适合崂山的食品类文创。

经过实地调研以及阅读大量文献资料,毕中泽发现,在民国时期崂山道士们并不禁止对于鱼肉的食用,还发明了鱼肉面、鱼肉馒头等美食,供人们享用。以此为出发点,将山、海、道三种文化与食品文创鱼肉面的融合,以崂山为背景,采用鱼类海鲜的视觉形象来阐释海洋文化,在其中融入道教文化,打造崂山独有的美食文创产品。

为了让每位食客感受到鱼跃纸上的鲜美,他采用鱼拓这一传统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视觉创作,从鱼形、鱼鳞到鱼体上寻找鱼类的细部特征,将鱼儿的原貌特征结合鱼儿在水中的光影变化将鱼儿的形象真实且艺术化的活跃在纸上。光鱼、鲳鱼、鲤鱼是崂山人饭桌上常见的食材,也最能代表崂山当地特色,所以在创作初期,以这三种鱼为创作基点。

这种独特极具崂山特色的美食,既解决了游客在爬山途中的饮食问题还可以增加游客的游玩体验感,更好地体会崂山的道教以及海洋文化。

这位95后青岛小哥毕中泽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思维和青年人所特有的活力与激情,呈现出一个全新,不一样的崂山!

如果你有同样好的的创意,能让崂山故事文化焕发活力,形成崂山特有的文化特色,为崂山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与传播提供可能。只要你有脑洞,有想法,敢创造,让崂山故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六万元现金大奖就属于你!事不宜迟,快点把你的创意想法砸过来!快快扫描一下二维码等你参与!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文明单位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55016号-1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

邮编:266061

订阅号服务号微博
服务热线:0532-96616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