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崂山道教建筑群,始于西汉,唐宋续建,金元鼎盛,逐渐发展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后延至明清,呈“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态。其中,位于崂山蟠桃峰下的太清宫为最著名代表。
摄影@ 李域永
它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还展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间的碰撞。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深厚底蕴,不仅被记入史册为人传诵,更被镌刻于石供人欣赏,成为崂山永远的价值见证。
青山本是道人家,况此仙山近海涯
崂山,作为道教初创时即选定的修行场所,汇集天下方士,其投帝王所好鼓吹的“有仙可修、有药可炼”,使崂山成为“神窟仙宅”,深受帝王追捧。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张廉夫在今太清宫处创建三官庵,几间草棚,便是崂山道教之开端。
摄影@ 崂山特约摄影师 董志刚
这里保留了典型的中国古建筑和古生活方式,我们可置身其中,与古人对话,深度体会中国建筑的讲究之处,深思这个民族一脉相承而又包容万千的美学与哲学理念。
近日,青未青年空间的小伙伴们组织了一场小型的“崂山古建考”活动,用卡片的形式探索崂山太清宫的古建筑,对照卡片上的任务在现场学习到一些相对专业的古建筑知识,为我们解锁了一种不一样的崂山游览方式。
【涉及古建知识点】
屋顶样式,悬鱼,抱鼓石与夹杆石,垂花,暗八仙,斗拱,雀替,石狮,瓦当与滴水,柱础,踏跺,门簪,龙生九子,屋脊兽,吉祥图,纹饰,门神与楹联。
太清宫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崂山道教祖庭,行走其中,看着这些青石灰瓦的建筑风格,各种中国古代建筑精髓接次上演,古朴无华的风格中又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清静无为、修身养性”的浓浓道教文化。
任务的形式比较生动有趣,卡片上有中国传统屋顶样式的图解,包括庑殿顶、歇山顶、悬山定、硬山顶、卷棚顶等形式可以让大家在无需专业基础的情况下通过思考完成任务并学习到知识,并思考这些样式屋顶背后的设计哲学。
参与者都极为认真,门口的牌坊大家便足足研究了半小时,把上面的各种寓意的雕刻和各部分的名称对照都研究透彻才离开。
太清宫的建筑有着明显的明清之风,而其中的一些典型体现也会在完成任务卡后体会甚深,并且参与者表示以后再见到古建筑,会有一些基本的概念,也会有意识去学习其中的一些专业小名词,并体味中国建筑的独特美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悦行崂山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55016号-1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
邮编:26606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