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位置:首页 >景区资讯 >入"非遗"后崂山道乐欲重振

入"非遗"后崂山道乐欲重振

2008/09/01

崂山道乐团在演奏中(图片来源:半岛网)
                               
    “我是第一次在崂山听到传说中的道乐,太美了。下次一定要再来!”8月28日,从济宁来青岛旅游的范先生回想起在崂山看道乐团表演时,激动地说。昨天,记者从崂山区文化局获得这样一个消息,崂山道教音乐将全面“扩容”。原来,崂山道乐在今年6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引起了多个部门的重视。目前,道乐团正在紧张的人员招聘过程中。令业内人士更看好的是,崂山道乐将与旅游相结合,成为老景区中新的看点。
 
    崂山道乐获发展良机 

    “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现在崂山道教音乐确实到了扩容发展的时候。”说起崂山道教音乐,崂山区文化局的杨馆长饶有兴致地向记者介绍了道乐的悠久历史。据了解,崂山道乐多由上古民歌和民间号子演变而成,从南北朝开始流传,至今已经历经了1500多年的历史变迁,唐朝时又引入了宫廷音乐的韵曲,后来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如今这种既高雅又庄严神秘的道教音乐。“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搞过民族民间音乐的继承工作,当时去挖掘整理了,录音也都有,可惜当时录像设备差一些,没留下什么影像。”提起这些,几十年来致力于崂山道教音乐研究的青岛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王家栋先生感慨良多。不过,在今年6月,一个变化让道教音乐再次被大家所关注:经过审核,崂山道乐正式入选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专业人才正在招聘中 

    “这次入选为道乐提供了再次发展的契机。”记者从崂山区文化局了解到,目前他们已制定相关措施来推动道乐的“升级”。首先是要继续挖掘整理和梳理有关崂山道教音乐的资料,挖掘整理崂山道教音乐的一些曲目,而且每年要拿出专项经费用于道教音乐的保护,此外,还要加大对民间传承人以及专业人才的保护和培育,让更多的人才来关注、学习崂山道教音乐。 
    事实上,道教音乐“扩容”已经从理论到了实践。杨馆长告诉记者,目前崂山道乐团正在面向社会招聘琵琶演奏员、古筝演奏员、扬琴演奏员、打击乐演奏员、舞蹈演员等方面的专业人才30多人。因为要求很高,所以选拔仍在紧张地进行着。“崂山道乐团,是崂山区文化局业务指导下的实行团长负责制的民营艺术团体。”杨馆长介绍说,这个团体就是要依托崂山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致力于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崂山道教音乐的挖掘、整理与展示,全面展示崂山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道乐有望带动崂山游 

    “旅游高峰期间,崂山道乐团每天为游客演奏两场,成为崂山旅游的新看点。”崂山区文化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将原汁原味的崂山古道乐呈现给海内外的朋友们,展示崂山道教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成为老景区的新看点,也为崂山旅游增添了不少人气。 
    崂山道乐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将对丰富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起到推动作用。记者还了解到,现在崂山道乐团的道长们在演奏曲目时已不单单局限于传统的管子、鼓、木鱼等基本乐器了,他们把扬琴、古筝、琵琶、二胡、编钟、阮、箫、笙等多种不同音色的民族乐器也逐渐融进了道乐,现在还配上了舞蹈,使得经曲更加富于感情和韵味,表述也更加明白,更好看。观看完后,能给人以生理上、心理上的缓解和抚慰,而这种场面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所以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山,具有很高的旅游资源品质。 

    崂山道乐起源 

    现存的崂山文献中,有人认为崂山道教音乐的起源要追溯至西汉玄学大师张廉夫。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张廉夫来到崂山现太清宫游览区。在这里,连续两三年的时间,张廉夫率众弟子相继建起了“三官庵”和“三清殿”,这些建筑被认为是崂山人工建造的首座道教庙宇。因此,崂山道士尊称他为“开山始祖”。 
    《即墨县志》载:东汉著名经学家张恭祖到太清宫创办康成学院,聚众讲学,传播经文与经曲,是崂山较早的真正经乐始祖之一。张恭祖是今聊城东昌府区人,博学多闻,大司马郑玄曾就学于张恭祖,张恭祖授以《周官礼记》、《左氏春秋》、《古文尚书》等经籍。 
    记者从青岛市文化局获悉,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10大类。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文明单位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55016号-1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

邮编:266061

订阅号服务号微博
服务热线:0532-96616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