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位置:首页 >景区资讯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先贤这句话跨越时空、古今共情!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先贤这句话跨越时空、古今共情!

2022/07/02

骤雨初歇的崂山暑热渐退,山中清凉无比,久渴的崂山也被“激活”,飞瀑流泉交相辉映,景色壮观,最令人欣喜的则是,崂山上干涸数月的水库,终于水满库盈,崂山人的生活生产用水得到保障,喜悦心情溢于言表!不禁感叹:千难万难不离崂山!

图丨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师 王华

大欠不欠,大乱不乱,千难万难,不离崂山。

“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这是青岛地区广泛流传着的一句话。

简简单单的八个字,概括出崂山宜居宜业,风水宝地的特征,也透露着当地人对这片山海的深情。那么这句让人们心口相传的俗语,到底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图 | 摄影 纪春章

胡峄阳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城阳区流亭街道,有一处文化园,在祠堂中挂有一副对联,上面写道:“儒也为儒,仙也为仙,精神与墨水同长;歉而不歉,乱而不乱,唯居之崂山最稳”。这座祠堂中纪念的,便是“千难万难不离崂山”的提出者——胡峄阳。

关于胡峄阳的传说,更是在老青岛人口中口耳相延,流传不息,甚至演化为区域性的民间信仰,形成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2014年“胡峄阳传说”纳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图丨胡峄阳文化园

胡峄阳生于明末崇祯年间,天赋异禀,精通《周易》,一辈子教书育人,研究学问,在即墨县(今崂山、城阳、即墨)影响深远。晚年时,乡民希望他能为子孙后代留下指引,胡峄阳便写下了“大欠不欠,大乱不乱,千难万难,不离崂山”。也就是今天人们所熟知的那句话。

胡峄阳精通道家理论,凭周易理论做出了“千难万难不离崂山”的推断,今天,我们按照现代的、大众化的眼光去看待崂山,或许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了解崂山“风水宝地”的涵义。

图 | 摄影 李域永

海上名山第一

说起崂山的“天时地利”,就一定要提到大海。可以说,崂山之所以能在中国众多名山大川中占有一席之地,被称作“海上名山第一”,与大海的帮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大约6000万年前,喜马拉雅运动导致地壳升降,巨大的花岗岩破海而出,崂山如巨鳌出海,爬上地面,此后,在漫长的时空中历经古冰川运动等因素,逐渐形成今日崂山的自然环境。

崂山在温带季风性气候的基础上,又拥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和高山气候。

在海洋性气候和高山气候的影响下,崂山空气湿润、雨量适度、温度适宜、四季分明,不同的区域在同一时期也会产生不同的景色,可谓“十里不同天”。

图 | 摄影 纪春章

一山之隔两重天,以太清和九水为例,我们便能清楚的感受到崂山独特的气候环境。

太清游览区三面环山,面向大海,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南方的名贵树种在此可以茁壮生长,每年十二月份依然保持的如诗如醉的秋色,也因此其气候有着“小江南”的美誉。

九水游览区地处崂山背阴面,气温偏低,又有流水,所以是避暑胜地。每年秋天这里的树叶总是最早变色,12月便开始出现流水结冰的现象,与太清游览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其气候又称作“小关东”。

大海不只是改变了崂山的气候,也为崂山带来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崂山是青岛观赏云雾最佳的地方。每年的春夏季节,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大海充沛的水汽随着山体攀升,在高处冷凝,形成绝美的云雾,崂山“海上仙山”的称号也由此而来。而贺敬之评价崂山时写道:“崂山逊君云如海,君无崂山海上云”,则将崂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描绘的淋漓尽致。

夏秋之际,每逢天气晴朗或是雨后初晴之日,海面上便会出现大片大片的白云,形状多变的云彩与碧海蓝天、悠悠青山互相辉映,造就了最美的“崂山海上云”景象,这在其他名山中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除此之外,大海还赋予了崂山渔盐之利。崂山的山崖岬角之间构成了许多海湾,加之海域面积大,海产品丰富,小海货潮潮皆有,凭借着大海的馈赠,崂山人民靠海吃海,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海鲜之乡。正如俗话所说:大海不干碗,渔民饿不煞。

宜居崂山,物丰人杰,洞天福地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三围大海,背负平川,巨石巍峨,群峰峭拔的崂山,不只形成了众多供人观赏的自然奇观,也让一方百姓在此休养生息,提供了生活的保障。

具备丰富的资源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崂山,物产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在崂山三十万亩的广阔森林中,中药材有681种,植物种类1400多种,南北方植物在此共存,千年以上古树枝繁叶茂,令人称奇。

广大的森林覆盖面积也使得崂山的空气质量格外优质,成为全国首批“中国天然氧吧”,实至名归。

图 | 摄影 纪春章

崂山的水,不仅好看,而且好喝。

得益于古冰川运动,使得崂山的山体内保存着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些流经崂山的泉水,成为了极具健康价值的天然矿泉水,崂山的矿泉水也因此可以和世界其他知名矿泉水齐名。

图 | 摄影 仲磊

仙山出好水,也出好茶。

崂山本身土地不多,不适合大面积种植粮食,但是却为茶叶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崂山自古便有茶叶的记载,“南茶北引”后,茶叶更是成为了崂山最具代表性的特产之一,生长在崂山海边的茶叶,拥有独特的香气,深受人们欢迎,也因此有了“江北第一茶”的美誉。

图丨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师 刘明元

崂山茶不仅成为了崂山的一块招牌,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成为了崂山村民重要的致富产业之一。

走进崂山,春天百花盛开,夏秋樱红柿黄,冬日松绿竹翠,可谓洞天真福地。“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这句话除了说明崂山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之外,也代表着崂山人坦荡豁达,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图 | 摄影 吴红波

作为宗教名山,长期以来,崂山的子孙后代无不受儒家“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道家“崇尚自然、避世无争”、佛家“真、善”思想的影响,集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的崂山文化已经潜入崂山人的生命,积淀于精神之中。

靠天时、居地利,聚族而居的崂山人,逐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民风古朴淳厚,怀土恋乡、尊祖敬宗思想历代传承。这种文化的渊源和背景,让崂山人民无比热爱自己的家乡,也让自己的家乡格外美丽。

图丨 摄影 白钰

如果说几百年前胡峄阳的那句“千难万难不离崂山”是一个推断的话,那今天,这句话已经成为了崂山人民生活的一个信仰。

在崂山人心中,崂山就是最好的地方,而崂山,也一直用它的慷慨和无私,证明着这句话的真实与合理,因为“大欠不欠,大乱不乱,千难万难,不离崂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文明单位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55016号-1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

邮编:266061

订阅号服务号微博
服务热线:0532-96616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