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位置:首页 >景区资讯 >侃山说石丨太低调!“世界第二大窟”竟在崂山!

侃山说石丨太低调!“世界第二大窟”竟在崂山!

2022/08/06

崂山山脉形成于亿年前的白垩纪,经过亿年的沧桑巨变,天宫造化,在大自然的雕凿中,形成了雄伟、壮观、奇特、秀丽的地貌形态。花岗岩的独特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峰顶耸立,层峦叠嶂,深涧幽谷,壁立千仞;象形石千姿百态,比比皆是,可谓“天然雕塑园”。

崂山的每一处不禁让人驻足观望、凝思,静享一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探索。本期让我们走进崂山里的“世界第二大窟”!

崂山风景区内有个低调静谧的游览区,它不仅拥有“世界第二大窟”,而且其中的佛寺也是为崂山中现存唯一佛寺,这就是崂山华严游览区。

始建于明代的华严寺,始名“华严庵”,又名“华严禅院”。殿宇为四进院落,布局严谨,建筑错落有致,庄严而典雅,也体现了崂山这座文化名山,“三教融合,共生共荣”的宽广胸怀。

图丨摄影刘维平

来到华严游览区,看过“那罗延窟”才算不虚此行,《华严经》中记载:“震旦国有一住处,名那罗延窟,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那罗延窟位于那罗延山的北坡,是一处天然的花岗岩石洞,四面石壁光滑如削,地面平整如刮。石壁上方凸出一方薄石,形状极似佛龛。洞顶部有一浑圆而光滑的洞孔直通天空,白天阳光透入洞内,洞中十分明亮。

图丨摄影刘雷

据说这个洞原来没有孔,那罗延佛在成佛前带着徒弟在此洞修炼,当他修炼成佛后,凭着巨大的法力将洞顶冲开一个圆孔升天而去,才留下这么个通天的圆洞。

在梵语中,“那罗延”是“金刚坚牢”的意思。由于此窟由花岗构成,与梵文的那罗延名实相符,因此僧侣们称此窟为“世界第二大窟”。

据《憨山大师年谱疏》记载,憨山在五台山修行时,从《华严经》上看到有关那罗延窟的记载,遂不远千里来到崂山,在那罗延窟坐禅修行两年余,原来想在窟旁建寺,后因地域限制,不宜扩展,更觉得建筑材料运输、施工等多方面都有困难,才易地太清宫处建海印寺。因此窟结构独特,并载入宗教典籍,被誉为”崂山著名十二景”之一——“那罗延窟”。

亿万年沧海桑田的变化,造就了大自然的神奇之手,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创造力将崂山镌刻成一幅幅无与伦比、摄人心魄的山海画卷。如果你在山中行走,你会发现每一块石头都是风景、都有故事、任你想象......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文明单位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55016号-1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

邮编:266061

订阅号服务号微博
服务热线:0532-96616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