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2
2022年7月,崂山百米国画长卷《绿水青山图》在崂山大石美术馆展出,展览非常成功,参观者络绎不绝,反响热烈。展出结束后,画作正式捐赠给崂山区档案馆。
崂山百米国画长卷,以展现崂山乡村振兴美好前景为主题,长120米,宽1.25米,布局开阔宏大,气势磅礴,视野高远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捐赠进馆后,将填补崂山区档案馆大型画卷类档案资料的空白,大大提升区档案馆的艺术品位,成为区档案馆又一件“镇馆之宝”。举行捐赠仪式,是区文联、区档案馆开展“手拉手”文化合作的重要内容,旨在进一步唤起全社会的档案意识,让更多的部门单位、更多的有识之士将重要档案资料捐赠给档案部门,使散存于社会上的于国于民有价值的档案资料能永久保管、广泛利用。
▲《绿水青山图》创作者杜山河讲述创作历程
始于热爱 归于情怀
文 / 林醒愚
▲ 林醒愚
今天,很荣幸能出席《绿水青山图》长卷的捐赠仪式。在这个以艺术品位来见证和典藏“山海情怀·魅力崂山”的重要时刻,首先要向主创者杜山河先生表示热烈祝贺!向这部作品的助产士——创意指导部门——崂山区文联及崂山画院表示由衷的感佩!同时,还要恭贺崂山区档案馆,将获赠一部当代崂山史诗级的轩昂画作。当然更要感谢这个进步的时代,感谢它赋予我们的思想境界、人文视野和艺术胆识。否则,个人的雄心壮志和部门的一腔热望,都无法以一己之力将崂山沿岸壮阔的青山碧海,擘画在这部终将传世的宏阔画卷之上。
的确,百米画卷,千古崂山;三载砥砺,方得至善。此前的古往今来,有不少艺人画匠钟情崂山,有大量艺文作品记刻崂山,但如此全景式的雄浑,俯瞰式的卓拔,通体式的呈现,确乎是前所未见。作品所蕴含的,既有时代征象的宏大图景叙事,也有炊烟袅袅的细微民生关照;既有山海相依的万千自然情境,也有林间村落的一派和谐气象;既有前人画作的意境遴选借鉴,又有独辟蹊径的创作灵感挥洒……故而,称其为壮美崂山画作的集大成者当不为过。在这部鸿篇巨制将被珍藏之际,我更多想到的是:为何这幅堪称创举的作品要安排在大石美术馆首度面世?市内诸多庙堂级的展馆不是显得更高大上么?为何要安排在这个乡风氤氲的氛围中启动捐赠?那些正规的会议室或大礼堂不是显得更有气派么?进而问之,一个原本样貌尚可但也资质平平的山村,为何能在短短几年成为艺术盘根的大石、文旅寄望的大石、游人如织的大石?或许,这要从“文艺回乡”的初心去探寻,要从“乡村振兴”的目标来回溯,要从艺术源于生活的根柢去深究,要从崂山村落美学价值的发掘来思琢。如此一来,在大石这片山水之间进行画作展示和捐赠归档,便更具仪式感,更具亲和力,更具传播性。果真如此,上述五个问号似也有了恰切的答案——始于热爱,归于情怀。
谢谢大家!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55016号-1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
邮编:26606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