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位置:首页 >景区资讯 >名胜古迹丨翠竹鸣泉蔚竹观

名胜古迹丨翠竹鸣泉蔚竹观

2023/03/04

崂山,一颗镶嵌在青岛的东方明珠,自古以来便有仙山福地之盛誉,备受文人墨客推崇,多有帝王将相之登临。蕴山海之灵,得人文之惠的崂山,孕育出了众多名胜古迹。
本期《名胜古迹》,带你访名胜古迹,探崂山文化。

崂山名胜古迹丨蔚竹观
蔚竹观位于九水游览区,由潮音瀑左侧向上绕行,攀登翻越几段起伏接续的山野峰岭,大约一个小时行程,就进入到一处翠竹葱茏、古树参天的清静世界“蔚竹观”。原名“蔚竹庵”,2006年改名为“蔚竹观”。
据资料记载,宋代时,蔚竹观附近就是一片茂密的森林,风景十分幽雅。这里原来住有几户看护林地的百姓,刚来时搭起几间窝棚居住,谁知到了晚上,竟有好多野兔钻进窝棚里来。古汉语中,兔子又称“蔚儿”,于是就将这里称为“蔚儿铺”。 
蔚竹观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当时全真华山派道士宋冲儒来到这里,见山峦迭翠,涧水鸣琴,清静幽雅,实为道家清修之胜境,便不畏艰辛,建道庵于此。整个道庵占地2.6亩,建筑面积150余平方米,分前后两进殿院,有正殿三间、道舍十余间。建庵之初,称“三元殿”。正殿供奉真武大帝、观音大士和三官神像。据说真武大帝和观音大士的神像是用檀木精雕而成的,非常精致,为崂山诸道场中木雕神像之首;三官神像为铜铸,也很有特色。殿壁上曾经有首古诗:“峭开青石壁,嶙峋不记年;叩门惊宿鸟,隔涧听流泉。树老含秋色,峰高入暮烟;蓬君栖隐处,遥望白云间。”诗句把这座世外桃源刻画得有声有色。
20世纪初,蔚竹观出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道长唐宗煜,曾使蔚竹观成为当时胶澳一带的旅游热点。1930年,唐道长到西安八仙庵主持法事,曾协助杨虎城将军积极宣传抗日,为抗战活动作出了贡献,也是一段佳话。
蔚竹观还是崂山古代题刻保存较为完好的道教宫观之一。蔚竹观现保存碑记三通:(1)《蔚竹庵碑记》,在正殿东壁,碑身五十公分见方,记载该庵占地四亩,系明万历二十一年三月立。(2)清嘉庆二十一年刻石。在正殿墙外基石上,记载蔚竹庵始建年代。(3)《重修蔚竹庵庙记》。系道光十九年四月立。在正殿西壁,碑身一米见方,记载重修蔚竹庵经过。
现在的蔚竹观是按原样重新修建的,院内植有白丁香、赤松、山茶等名贵花木。位于观东侧的古银杏树,树高25.6米,胸径1.1米,树龄有800余年。蔚竹观西南方那株银杏树,树龄有400余年,是初建时栽植的。 
蔚竹观地处高山峡谷之中,这里时而云雾弥漫缥缈似绢,时而云消雾散峰出云端,山容水意,皆出天然,树色泉声,都非尘境。阴晴朝暮,千态万状,虽一鸟一花,亦皆入画。松青竹翠,涧水成韵,清泉潺潺,翠竹瑟瑟,这就是崂山十二景之一的“蔚竹鸣泉”。
历代文人多有诗文佳作咏叹蔚竹观。清代胶州文人王大来有诗赞曰:“玄都近在最高峰,石橙追寻樵客踪。履下泉声三十里,杖边山色几千重。深藏胜境疑无路,绿到仙宫遍是松。更喜道人闲似我,邀看万朵碧芙蓉。”1934 年,现代著名文学家郁达夫游览至此,吟诗赞曰:“柳台石屋接澄潭,云雾深藏蔚竹庵。十里清溪千尺瀑,果然风景似江南。”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文明单位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55016号-1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

邮编:266061

订阅号服务号微博
服务热线:0532-96616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