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5
“峻秀横天东,下插沧海高凌空”,元代大学士张起岩的诗句,生动的道出了崂山的特点,海上仙山风景殊,山海奇观天下峻。
崂山拔海而立,山海相依,绕山海岸线长103.7 公里,蜿蜒曲折的海岸形成无数海湾、岬角和半岛。尤以崂山头处最为陡峭、险峻、壮观,石老人、流清河、仰口等海湾沙软水碧,风光旖旎,是天然的海水浴场,海上日出气势磅礴,海市蜃楼虚无变幻,若隐若现。
散布在海面上的大大小小的岛屿则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海蓝天之间,点缀着崂山这方海之胜境。
崂山海岸线北起王哥庄街道江家土寨后小北河口,南至崂山头,又折而向西,直到大麦岛西山根,绕山海岸线长达103.7公里。由于受燕山运动晚期花岗岩侵入影响,崂山山区的山体延伸入海,构成了沿海的陡壁、岬角、岛礁,海湾和潮滩。
崂山海岸主要为由花岗岩组成的海蚀崖、海蚀洞穴、海蚀柱等海蚀地貌,特别是以崂山头为中心,北至黄山,西至鲍鱼岛一段海岸,陡峭险峻,有些悬崖峭壁离岸仅几米,水深即达10-20米,尽管岩质坚硬,但仍可见海蚀洞穴、海蚀裂隙等。
崂山沿海岬湾相间,岸线曲折,构成岩石海岸的岩层主要是花岗岩,海岸地貌特征不同,崂山东部的坚硬花岗岩海岸面对开阔海域,岸壁直立陡峭,连同断崖山体高度达10~100米以上,海蚀崖低部海蚀洞比比皆是,崖脚处岩块石砾堆积于狭窄的砾石海滩上,不同大小的砾石遭受波浪冲蚀,形成浑圆状和扁圆状,在岬湾连接处又有砾石堤堆积。在崂山西南岸,由火山碎屑岩组成的石老人岩石岸,因岩层破碎,岩礁突起,海蚀柱屹立其上,以石老人最为典型,成为崂山海岸胜景。
崂山太清宫至鲍鱼岛一带为断层海带,常年激浪汹涌,海蚀崖高 30米左右,崖下无海滩,海蚀穴千姿百态。从地质成因看,崂山的海岸类型主要有侵蚀型海岸、堆积型海岸、复合型海岸和冰碛型海岸。侵蚀型海岸,以崂山头为中心,分布于北至黄山,西至鲍鱼岛一段海岸,陡峭险峻,由崂山花岗岩组成,岸线曲折,海湾众多,形成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洞等地貌形态。
堆积型海岸,主要分布在海湾的湾顶地区,主要有岸堤、高沙滩和低沙滩,个别地区还有沙丘,以及连岛沙坝型海岸、太清宫前一带的潟湖型海岸、冰碛海岸、流清河口残存终碛堤等。
复合型海岸,同时具备侵蚀型海岸和堆积型海岸特征,主要分布在北起巉山半岛、南至崂山东南角八仙墩一带。
冰碛型海岸,以鲍鱼岛附近的巨砾滩海岸为典型。此外,崂山东侧,从晓望河入海处到太清宫东侧的黄山海岸,是中国海岸上唯一一段主要由冰碛物组成的海岸。
崂山沿海多海滩,有海滩之处,多为岩滩、散滩、碎石和粗砂砾石。主要有王哥庄海滩、仰口海滩、八水河滩、流清河海滩、东松口海滩、沙子口海滩和大江口海滩等。
崂山海岸长且多曲折,近海山崖岬角之间构成多处海湾,较大者有14个,其中石老人、仰口、流清河等海湾都是优良的海水浴场。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55016号-1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
邮编:26606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