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前位置:首页 >景区资讯 >名家笔下的崂山丨吴冠中崂山历险记

名家笔下的崂山丨吴冠中崂山历险记

2023/11/19

名家笔下的崂山

崂山,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黄海之滨,是我国大陆海岸线上的第一高峰,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美誉,拥有美妙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内涵。

从古至今,引来了无数名人到崂山旅游、修行、布道,如古代的李白、苏轼、黄宗昌、蒲松龄等历代文人墨客,如近现代的叶恭绰、杨振声、梁实秋、沈从文、蹇先艾等,如当代的吴冠中、臧克家、贾平凹、张炜等。他们游览崂山留下经典名作,予人以美的享受与思悟之妙,是心灵与山水的对话,是意象崂山文化符号的生动呈现。

现上线专栏【名家笔下的崂山】,邀读者朋友们共同品读古今名家笔下的崂山,更加深刻地感知崂山的内涵与风韵。

吴冠中简介

吴冠中,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长城》等。一九七五年夏天与友人到崂山写生,创作出《滨海渔村》《石岛山村》《崂山松石》等作品。

图丨摄影 朱博文

二〇〇五年春,北京亚洲大酒店中,荣宝春拍正紧张地进行。很快,第一三九号拍品引起了众藏家的激烈角逐,这就是吴冠中的水墨巨作《误入崂山》。十几个回合后,作品被一神秘藏家以七百七十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收入囊中,创下吴冠中作品价格的新高。在这幅画中,还记录着吴冠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吴冠中作品《误入崂山》

那是一九七五年夏天,吴冠中应邀为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制造的总统车厢作风景画。工作结束后,便约厂里的几个美术爱好者一起到崂山去写生,车把他们送到了华严寺下的一个军营。为了选择合适的写生地点,以便能够对崂山的全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他们让回青岛的车捎到一个叫北九水的地方。待写生活动结束时,已至中午。为节省时间,准备抄近路翻山过去回驻地,听人介绍也就是两个多小时的路程。

图丨摄影 王元德

下午一点左右,他们开始进山。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海拔一千多米,气势雄伟,景色壮观。远望惊涛拍岸、碧海连天,近看奇石怪洞、峰回路转、苍松郁郁、泉瀑处处、道观座座……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渴了,遍地的山泉随时可饮;饿了,满山的野果唾手即得。一行人兴致勃勃,陶醉在如画的美景中,谈笑风生,好不快意。可是走着走着,他们的脚下渐渐地没有了路,也没有人走过的痕迹。一开始,他们认为没什么可怕的,觉得一直按既定的方向向前走就是了,只要登上山顶,就可以看到大海,看到驻地。可是,他们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道道岭,却总是陷在群山之中,看不到大海的影子。他们没带指南针,方向也辨别不清了。眼看天色渐渐黑了下来,一种恐惧感袭上每个人的心头。当地的解放军曾介绍过,这一带常有毒蛇和野狼出没,还可能有特务活动,因为山里经常出现来历不明的信号弹。怎么办呢?其他人都有些慌了。这群人中,只有吴冠中的年龄最大,他镇静地对大家说:“我们被困在这里,一时无法与外界联系,别人也发现不了我们,与其坐而待救,不如沿着一个方向不停地向前走,一定可以出去。”在他的鼓励下,大家又振作了精神,穿过没膝的杂草,攀上滑溜溜的峭壁,摸索着前行。

图丨摄影 张旭东

天越来越黑了,还是没有找到要去的目标,每个人的体能几乎都快消耗殆尽,有些人感到支持不住了。当他们挣扎着爬上又一座山峰时,隐隐约约听到了远处的广播声,那是当时人们最熟悉的《东方红》乐曲。大家顿时心情振奋起来,有人家了!他们立即循着广播的方向前进,同时默默地祈祷这广播声可千万别停下来。声音越来越近,接着便看到了温馨的灯火。当他们绕出了山,来到一个村庄时,已是夜里十点多钟了。一行人狼狈不堪,有的让树枝划破了衣服,有的被荆棘刺伤了皮肉,但脱险后的喜悦仍让大家异常兴奋。原来,这里是即墨县,而他们的驻地是在崂山县,与他们要去的目标偏离了十多公里。村民们热情地接待了这群不速之客,第二天让公社的拖拉机把他们送回了华严寺的驻地。为纪念这次遇险,吴冠中请他的同学王进家在一块崂山石上刻了四个大字——误入崂山。此石,如今仍摆放在他的案头。

图丨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师 刘明元

崂山之行,使吴冠中收获颇大:崂山的海、渔村、松、石,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当时,他正处在从油画向水墨过渡的转型期,根据这次收集的素材,吴冠中创作了《滨海渔村》《石岛山村》《崂山松石》等作品,开始跨入“水墨之乡”。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吴冠中许多年后都难以忘记。经过十多年的孕育,终于在一九八八年创作出了《误入崂山》这件水墨巨作。画面的近景是一片崂山石,经海水的冲刷千奇百怪,青松盘根错节从石缝中伸出,挺拔屹立;透过树丛,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水面上波涛起伏、渔帆点点,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果没有实地观察、写生和深刻的感悟,是创作不出这样的作品的。

图丨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师 纪春章

画面上色墨并用,五彩斑斓,具有吴冠中水墨画最显著的特点。画的底部题道:“一九七三年(吴冠中崂山遇险应是在一九七五年,见吴冠中著《我负丹青》一书后所附的年表,画中所题一九七三年应是笔误),黑云犹压城,不忘写生乐,偕德侬等误入崂山,迷途深山,松石间竟日不遇人影,偶见狼蛇,渐惶恐,呼道士无应。数度攀峰,窥大海,测方位。傍晚,遥闻村落广播声,踏月奔跑,午夜出山,已抵他县,庆活命。十余年后忆前事,纵横交错入画图。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吴冠中,龙潭湖畔。”

图丨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师 王华

以往,吴冠中的作品极少题字,即使有也是字数有限,且极隐极淡。而这幅画的题字,却是异常之多,且题在画的显要位置,表明了他对这件作品情有独钟。这件吴冠中的代表作,多次参加重要展览,也被多种画集收录。正是因为吴冠中的这次奇特经历和他采用的奇特画法,这幅画才会受到众藏家的喜爱。

图丨崂山风景区特约摄影 王华

文化崂山,魅力山海。畅游海上仙山,品读古今名人经典名作,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蕴,共赏绝美的山海盛景。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文明单位

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55016号-1 技术支持:青岛新闻网

地址: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

邮编:266061

订阅号服务号微博
服务热线:0532-96616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184号